提起8月8日,国人大多会联想起它的谐音“发发”,取其财运旺盛之意。但极少有人知道,这一天同样也是中国本土的父亲节,而它的背后其实是一段被遗忘的有关责任与牺牲的故事。1945年8月,抗战已到最后的收尾阶段,世界范围内的反法西斯斗争也已取得转折性的胜利,中国离战争胜利仅有不到一个月。但很多人没有等到这天,漫长的14年抗战,让中国于绝望中看见希望的正是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军人,他们喋血沙场,把明天留给了后代。大公报记者曾采访过一个无名军人,他自愿去河北组织游击队,记者问他:抗战胜利了,你准备做什么呢?
他坦然回答道:“那时我已经死了,这场战争中的军人都要死的,但我的孩子会替我好好活下去。” 记者听完,当即潸然泪下。
正是千千万万个这样慷慨赴死的父亲,在漫长而绝望的战争中,用鲜血点亮了胜利的曙光。为了纪念这些伟大的父亲,1946年上海市各界党国元老、名流绅仕联名上书,陈请上海政府转呈中央,定8月8日为全国性的父亲节。国民政府予以批准。此后每年的8月8,遂成法定父亲节。但随着局势突变,政治变迁,这一节日也逐渐湮没于历史之中。如今重提这一被遗忘的中国父亲节,不仅是致敬、纪念以往这些勇于承担家国责任的好父亲,更是在唤醒一种当下十分稀缺的“好父亲”品质:对内承担家庭责任,对外改造社会——个人层面做个好公民;在家庭当个好榜样;在社会通过创造价值改变社会。如果说改造社会是父亲的天职,那么改变自己,就是改造社会的第一步,正如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碑文上镌刻着的一段话所说:在我年轻时,我曾想改变世界,但我发现我不能,所以我想改变国家;但年岁渐长,我发现这也不能,便只想改变家庭。但待到我白发苍苍,我也未能成功。直到我行将入土时才明白,如果我一开始就先改变自己,我就有可能改变我的家庭,进而改变我的国家,甚至有可能改变整个世界。因此,作为一个好父亲的责任,首先是做好自己,保护好内心的道德秩序,不让社会的污浊侵蚀他的灵魂。这体现在身份上,做一个好父亲,首先便是做一个好公民——有道德底线、不作恶、尊重他人的权利,并杜绝精致利己主义的毒害。钱理群先生早有断言:我们的社会正在培养大量“精致利己主义者”,他们惊人地世故、老成、顺从,却没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关怀和悲悯,责任感淡漠,只是将个人的私欲作为唯一的追求和目标。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,对国家、民族的损害,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,如果他们不幸成为一个父亲,更很可能会毁了孩子的一生。从前几年的“我爸是李刚”,到“死刑不死”的“孙小果案”,再到自爆“父亲帮我进中戏”的某网红,无不是缺乏教育下的人格惨案。他们的父亲或身居高位,或西装革履自视精英主义,但若剖开其外表,却只能看见一颗极端利己的心脏。
一个好公民必然要与“精致的利己主义”划清界限,但这还不仅仅只是道德底线,他还应该要守住自己的理性底线:
了解现代文明的基本常识,不作恶,不随波逐流。成为一个坚守自我、独立思考的人,不为名利所诱惑,不为权势所屈服,亦不为潮流所裹挟。只有自己不糊涂,才能让孩子不糊涂。
文明的本质在于人本身,在于个人的认知,以及社会成员所达成的共识。如果希望生活在文明中,那么第一步就是先让自己文明起来。看清历史与社会中存在的诸多弊病,让自己不被愚昧所裹挟。
一个好父亲,不仅要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,更要守住自己的理性底线——尊重现代文明常识,尊重普世价值,不被庸众的情绪所绑架、不用狭隘的主义度量一切。
一个好父亲,不但要是一个好公民,更是个家庭的好榜样。在一个家庭里,父亲要承担的角色,绝不仅仅只是物质供养者,他更该努力成为这个家庭的“顶梁柱”,以身作则影响家里的每个人。我们的社会充斥着太多这样的父亲:他们对社会是慷慨的,对家庭却是吝啬的;他们在财富上是自由的,在家庭责任上却是贫瘠的。这样的父亲,不仅缺席了孩子的教育,也缺席了他自己的人生课题:做个值得孩子尊敬并学习的人。我们经常会从新闻中听到,一个事业成功的父亲背后,还站着一个“丧偶般”的妈妈,和一个追问她爸爸在哪儿的孩子。在过去,苦难岁月曾经塑造了一代“卑微”的父亲,他们知识贫瘠、无权无势,与孩子也少有精神交流,只是单纯的“供养”,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人性的光辉,因为——“他什么都给不了我,却又什么都给了我。”但社会的进步,让苦难的父亲越来越少,现在更多是“成功”的父亲,他们的工作、事业很受人尊敬,连走路都是高昂着头颅的,以至于孩子在他们眼里是如此矮小,甚至完全无足轻重。很多这样外表光鲜的父亲,站在某个高位,在社会上受人追捧、尊重,但却连自己孩子的尊敬都无法赢得;他们以名校光环、社会地位、物质财富为荣,却不知一个父亲最难争取,也最应该争取的荣耀,是孩子对他发自内心的爱戴和尊重。孩子不会听父母的,他们只模仿父母。父母可以为孩子争风挡雨,但路还要孩子自己走。因此,一个好父亲,在家里一定是一个好榜样。将自己的精神品格传递给孩子,却又不能像工作那样发号施令,只能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中以身作则,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敬佩他,继而学习他,在两颗灵魂之间的沟通中,完成父与子的精神传递。▍好父亲不仅是家庭的稀缺品,更是社会的稀缺品
家庭是社会的细胞。人们对家庭权威的态度,往往决定了他长大之后对社会权威的态度。因此,当我们讨论什么是“好父亲”的时候,其实是在思考什么是好的社会。因此,一个好父亲的天职,更是要改造这个社会,好父亲不仅是家庭的稀缺品,更是一个社会的稀缺品。美国国父之一约翰·亚当斯总统曾说:我必须研究政治和战争。这样我的孩子,以及他们的孩子,才会拥有研究数学、哲学、商业、绘画、音乐、诗歌、建筑的自由和权利。而对于普通人来说,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企业家、政治家一样有改造社会的强大能力。但却决不能甘于“躺平”,甚至成为利益集团的附庸,成为一个“食利者”。
无论从事什么职业,不管是牙医、记者,或者补鞋匠,都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,尽可能创造他的价值。何为食利者?既有商业的食利者,更有政治的食利者。前人种树,后人乘凉,本是一种良善的社会秩序,但后人如果只乘凉,自己却不再种树,他便成了一个食利者。在这个社会中,有多少人是生活在某种利益团体的庇护中,自身却完全不创造社会价值?他们的优越生活,有多少真正源于自己的双手?“食利者”继承财富、消耗财富固然合法,可他若不创造价值,责任感也就必然淡漠,因此我们总是能在新闻中看见这样一些人:他们四处发表观点,张嘴闭嘴都是“大词”,却缺乏对人的基本尊重;他们一时冲动便能犯下恶劣的罪行,却丝毫不感到愧疚,似乎总觉得,会有人替他兜底。因此可以说,不做家庭的“食利者”、社会的“食利者”,也是成为一个好父亲的最低底线。而在这个基础上,嵌入商业文明,通过为社会创造财富,改造社会,为后代留下一个更好的世界,是一个好父亲的最高使命。▍最稀缺的父爱最“简单”,最深刻的教育最平凡
一个好父亲,对内要养育家庭,对外要创造社会价值。而这一切的前提,是他做为独立的个体,要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、理性底线。这样的道理听起来简单,但真正懂得,还能传授给孩子的父亲,真的太少太少了。韩寒说,懂得了很多道理,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。但他却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会这样。其实,一个好父亲不在于他懂得了多少道理,而是他是否懂得运用这个道理。很多父亲在外面高谈阔论,应者云集,但回到家面对孩子,却感到手足无措,想要将自己的知识教给孩子,却又感到有心无力。这便是王朔所说的“知道分子”:对各种浮光掠影的道理都懂得一点,却不能将这个道理与实践结合起来。教育孩子是世上最复杂的事,但我们的父亲,却往往在这方面十分“轻敌”,他们不重视与孩子的代际差异,喜欢用说教的方式讲道理,导致孩子开启了“心智防御模式”——嘴上应付着,心里抵抗着,行动敷衍着。最后父亲干脆放弃了精神层面的交流,讲道理的方式越来越简单粗暴。其实,道理本身分为三个层次:知识、见识、价值观。而不同的道理,也有不同的讲法:智力层面的知识既要准确,又要有趣;精神层面的道理——既要倾听,又要共情;人生层面的价值观——既要肯定,又要引导。归根结底,一个好父亲讲道理,在于给孩子创造一种体验。正如赵洪云在《爸爸与小孩》一书中所记录的一个个与孩子对话的场景,里面没有高深的教育理论,但却是一个好父亲用他的亲身经历写出的一份参考答案。
在这本书中,父亲和小孩探索世界,每一次关于思想和精神的交流,就是一次成长,孩子在成长,父亲也能借着孩子的成长而得到成长。
买一本放在枕边,随手翻一翻,就像在看一个就在我们身边的“模范父亲”:作者赵洪云既是一个好公民,有良知有底线;他也是一个企业家,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;最难得的是,他还是一个亲子关系的沟通高手,能把自己的精神品格、人生智慧,通过交流、沟通说进孩子的心里。为此,先知书店诚挚推荐《爸爸与小孩》,以平等、共同成长的姿态,用自己的诚实和智慧浸润孩子,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与心智,塑造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价值观,这本书不仅为很多纠结的父母提供了一整套可参考的体验,也是中国父亲传承被遗忘的父亲节精神的参考答案,识别下图二维码,即可一键收藏,购书即赞赏原创。
▼更多好书,点击“阅读原文”